"唯有这一次,我心里特别发虚"去找父亲是"怯怯地",为什么"我"会有这样的表现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30 23:07:08
一生的欠条
大学毕业那年,父亲求亲告友,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,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,决定到外面闯一闯。那晚,我和父亲深谈,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。父亲说我心比天高,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,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。我却冥顽不化,非要“走出去”。

父亲终于问:“你决定去哪里呢?”

我思虑半天,摇摇头。

父亲抽着劣质烟,良久,才一字一顿地说:“儿大不由爹呀,你已经是成年人了,以后的路怎么走自己看着办吧。”

父亲同意了!那一刻,我为父亲无奈的妥协和“支持”而感激涕零,默默发誓,一定不让父母失望!

第二天一早,我收拾好简单的行囊,踌躇再三,还是硬着头皮向父亲索要路费。从小学到大学毕业,十几年里,我不知向父亲伸手要了多少次钱,但总觉得都是天经地义的,唯有这一次,我心里特别发虚。我劝自己说:这是最后一次向父亲伸手要钱!

.....

体现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;1.我了解父母的艰辛,违背他们的意愿让我觉得歉疚。2.我对自己的前途也不能确信,觉得迷茫。 不知可对,仅供参考

你做得对!

最后一次,最后一次向父亲要钱!

做人就要独立 不能老是依靠父母

加油!↖(^ω^)↗

挣点气,等到衣锦还乡时。就不虚了!